第四七四 皇帝亲请李继隆北上(1 / 1)

宋朝探花郎 晨风天堂 1031 字 1个月前

皇帝的来意,皇帝想说的事情。李继隆何止是知道,整个大宋对攻倭这件事情,他算是知道全部内情的几个人之一。可他表面上,还只能知道兵部给抄送的公文内容。进入厅内坐下之后,皇帝对李继隆说道:“今天运河试船,朕,感触极深。”“听说了,整个汴梁怕是已经传遍,若继续往南从汴梁可一个半时辰到归德。”皇帝点了点头:“朕想多造些这样的船,朕以为这船可以为大宋开创盛世。还有一物,刘安提到过,朕估计此物建造更难,花费更多。他说以铁为路,能这船上用的吞云火龙兽十倍巨兽为车,可带五十节装载六百石的车厢一日夜……到幽州。”皇帝没说泰山,封禅这事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。李继隆听到了。他知道刘安说过,预测可以两天一夜,或是两夜一天从汴梁到幽州,一日夜是到泰山。但他不能说破。李继隆起身:“臣愿为陛下万死。”李继隆很清楚,皇帝估计又让他领兵了,或是依刘安的建议,北上压阵。李继隆得的病应该是肺结核或是肺炎,历史上是累死在澶渊之战,根据记载,他是战后还京,然后病发而病故的。这一次没有那么辛苦的作战,加上大量的补药,以及新药从南海不断的送到汴梁,李继隆的身体确实比以前好多了。今年他才五十六岁,对于一名将军来说,他正是身为统帅的黄金期。有经验,有资历,有胆识,而且够冷静。皇帝握着李继隆的手:“舅公,亲赴楚州,若倭岛作战他们打的不好,请舅公接管。若北边辽人有异动,请舅公调河北两路兵马。多少兵马赴倭作战,舅公给的建议,朕一定支持。”李继隆内心是苦笑,还是对自己不放心。换成刘安,那么皇帝就会说,你说多少你带兵就行,这边就是你给建议我支持,听起来差不多,可实际操作起来差异就大了。可皇帝都亲自上门了,李继隆能说什么,只是立即接令:“臣,明天便赴楚州。”“好,辛苦舅公了。那条新船朕赐给舅公,舅公可方便出行。”“谢官家。”新船,皇帝想的很清楚,自己要来没什么用,只是摆着好看。若是给了李继隆就不同。楚州在这个时代还是海边呢,海岸线在一年时间往东移了几十公里。那么,楚州无论是出海往倭岛,以这船的速度,一天就能到倭岛,或是北上武清,也是一天就能到。再不行,走内运河,一天也能跑很远。皇帝心中计算的是,一天一夜怎么也能跑出一千五里来,这样李继隆的活动范围够大,无论是防着北边,还是倭岛攻击不利,把杨延昭调回来换李继隆上也都是可以的。皇帝看李继隆同意,自己也累了,起身离开。吕蒙正没走,毕士安没走,向敏中也没有。除了没走了,还有赶过来了,王旦来了,带着着回京述职的王嗣宗。当初招人回来,胡旦立即就收拾行装赶紧回京,然后坐船去倭岛。王嗣宗呢。

他才不急呢,慢慢的把大同一带的军务、政务、官员考核都亲自过问一遍,又去金铜矿区视察,把官员考核一遍,然后又到夏州把党项贵族们威胁一番,这才慢吞吞的回到汴梁。回来之后,他敢没急着去占城,每天去读公文,要把朝中大小事了解一番。这还不算完,又开始调阅有关于占城的公文。好不容易让他感觉自己准备充足了,正准备去占城,却又打听到大宋准备对倭兴兵,今个皇帝又去试什么船,他立即去找人,可大人物他只找到王旦一个。王旦到李继隆府,他也跟着来了。论官职,他也是尚书这一级的大员,至少是领尚书同级别俸禄的人。王嗣宗进了厅内,看了看厅内的人,再看看这里备好的椅子,快走两步坐在茶桌的茶师位置:“大事小事,看淡些,可有好茶?”李继隆笑了:“你呀。”“呵呵。”王嗣宗干笑两声。话不用明说,王嗣宗发现自己要坐在末位,厅有点大,说话的时候难免自己距离中心位置有点远,所以选了茶桌。众人倒没介意,都围着茶桌而坐。坐下之后,吕蒙正说道:“嗣宗,这的事与你无关。”王嗣宗一脸的正气:“谁说与我无关,身为臣子当为官家解忧。身为重臣,当为天下用命。”得,这理由还真没办法反驳。向敏中三言两语将今晚要说的事情提了,王嗣宗眼睛都在闪光:“现在看来,这事还真与我有关。”“怎么讲?”吕蒙正倒是有些意外。王嗣宗要去占城,作朝堂上正常的公文讲,王嗣宗现在的官职是权知交趾巡察使,眼下交趾在何处设郡治还没有一个决定,所以暂时在占城。原本有人提议放在以前交趾的郡治所在,也就是现在的安平城。可安平城官家似乎有意封给刘安,但刘安太年轻,而且爵位已经太高,所以这事就暂时放着,但安平城实际的控制权确实已经交给了刘安。眼下,潘惟熙代管,刘安的父亲刘浪是一个商人,根本就管理不了一个城池。更何况,刘安也没有家臣。刘安呢,没说要,也没说不要。所以,安平城不可能成为郡治。王嗣宗这会表示攻打倭岛与他有关,吕蒙正不明白。王嗣宗说道:“吏部有记录,我在西北治民有功,而且方略得当,我收服草原部落近五万户归化,教化西州、六谷、党项近三十五万户学习礼教,尊我大宋律法,有吧。”“有。”吕蒙正很认真的点了点头,王嗣宗说的确实是事实。王旦在旁说道:“所以,才派人到占城,代官家管理交趾。”“等一下,交趾那边韩国公管的挺好,而且洪湛也可大用,胡旦在夏州代官家巡察,他算我半个学生,有此事吧。”“有。”这也是事实。“胡旦在倭岛,他不行。想从倭京为我大宋得到足够的好处,还要靠我。”李继隆问:“为什么?”